本站为【传爱成考】旗下网站,主要提供免费成人高考政策与资讯,信息仅供学习交流,非官方网站,具体信息以黑龙江教育考试院为准。

2025年黑龙江成考指导报名入口

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2019年专升本政治复习考点-黑龙江成考

黑龙江成考帮 发布时间:2018-11-26 15:06:02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掌握的知识点:掌握哲学、世界观、方法论等概念,哲学的研究对象,哲学与一般具体学科的关系,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马哲产生的根源,马哲的基本特征,马哲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一次革命性变革等。本章在历年考试中题量少,一般出2-3道选择题,


本章重要知识点剖析:


一、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

   (一)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


1.哲学、世界观、方法论的含义及其关系


(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是哲学的内容,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世界观亦称宇宙观,是人们关于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总的根本看法和观点。哲学作为世界观的理论体系是采用最一般的概念和逻辑形式进行理论加工而建构起来的知识体系。


(2)哲学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哲学是关于世界的本质和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总体性反映和把握,因此,它对一切具体科学和实践活动有普遍方法论的指导作用。方法论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普遍的根本方法。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哲学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具体科学为哲学的产生提供实证知识和基础。哲学从具体科学中概括出一般结论。哲学与具体科学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和意义


 


 (二)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和意义


1.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方面内容: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即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谁是本原,谁是派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把一切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派别。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即思维能否认识现实世界或世界的可知性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把一切哲学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的理由:这是由哲学的特点决定的;是任何哲学不能回避的问题;它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普遍存在的根本问题;它是解决其他一系列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决定着一切哲学体系的基本路线和方向。


3.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它为研究哲学发展史提供了一条基本的指导性线索;它提供了划分哲学基本派别的唯一的科学标准;它是反对形形色色唯心论、不可知论的锐利武器;它是实际工作中的基本问题,为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一个根本原则。


(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及其历史形态


1.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历史形态


(1)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物质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世界本质上是物质的,意识是物质派生的,是对物质的反映。


(2)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历史形态:第一个历史形态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它的根本观点是用某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原初”物质形态来解释世界的本原,如水、火、气等,并且认为这种或这些物质形态是运动变化的,它体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朴素结合,但具有直观性和猜测性。第二个历史形态是近代机械唯物主义,亦称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它坚持反对唯心主义,并力图把哲学和自然科学结合起来,以理性反对迷信,以科学反对宗教神学和“君权神授”,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哲学先导”,其局限性和缺陷是:①机械性。它用机械力学解释一切事物和现象,把一切运动形态归结为机械运动。②形而上学性。它不懂辩证法,不把世界理解为一个过程,而把事物看成彼此孤立、永恒不变的,否认事物的内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③不彻底性。它没有把唯物主义贯彻到底,没有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自然观是唯物主义,在历史观上陷入唯心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合称旧唯物主义。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不把对象当做实践来理解,不了解实践是现存世界的“基础”。第三个历史形态是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

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及主要形态和存在根源


 


2.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及主要形态和存在根源


(1)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是:精神是第一性的,是世界的本原或本质;物质是第二性的,是精神、意识、思维的派生物或表现。


(2)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类型,即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或本质归结为个人的感觉或意识。例如,18世纪英国哲学家贝克莱提出事物是“感觉的组合”、“存在就是被感知”,中国明代哲学家王守仁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就是主观唯心主义的典型代表。客观唯心主义则把世界的本原或本质归结为脱离物质世界,并在所有人之外而独立存在的“客观精神”,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这种精神实体的派生物或表现。例如,19世纪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整个世界是所谓“绝对观念”的“外化”,中国宋代哲学家朱熹认为“理在事先”,理是万物之本,都是客观唯心主义的典型代表。


(3)唯心主义的根源:唯心主义产生和存在的社会历史根源在于生产力和科学技术不发达,以及脑体劳动的分离,片面夸大精神的作用。其阶级根源是在阶级社会中,唯心主义因为符合没落的反动阶级、集团的需要,受到他们的支持和拥护而长期存在。其认识根源在于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分离。在认识过程本身存在着陷入唯心主义的可能性。片面夸大认识过程中的感觉、经验因素,把它们看成不依赖于物质的、第一性的,就会导致主观唯心主义。片面夸大认识过程中的概念、理性因素,则会导致客观唯心主义。列宁指出,主观性、直观性和片面性、死板和僵化是唯心主义产生和存在的认识根源,哲学唯心主义不是“胡说”,而是生长在人类认识之树上的“一朵无实花”


3.一元论和二元论


一元论是认为世界万物只来自一个本原的哲学学说。它可以区分为唯物主义一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唯物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物质,唯心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精神。


二元论是主张世界存在物质和精神两种各自独立、性质不同的本原的哲学学说。其典型代表是17世纪法国的笛卡尔。他认为,物质和精神是两种性质不同的实体,两种实体性质各异,各自独立,互不相通,互不依赖,共同构成世界的两个本原。二元论企图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它认为有一个完全独立、不依赖于物质的精神实体,否认了世界的统一性,割裂并歪曲了物质和精神的真实的相互关系。笛卡尔最后不得不求助于上帝这一“绝对的实体”,把物质和精神统一起来,最终还是倒向了唯心主义。


4.哲学的党性或党派性原则


哲学的党性或党派性是指:唯物主义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唯心主义则坚持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即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对立。超党性的哲学是不存在的,哲学的党性是其阶级性在理论上的反应。



免费领取黑龙江成人高考复习通关资料包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网站文章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本文地址:http://www.ljgqt.cn/zhengzhi/5468.html

黑龙江成考交流群

黑龙江成考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资深老师进行交流、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