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函授本科】考试复习资料政治--精讲班-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思想
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思想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思想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与主要矛盾 1.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直接目标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这个人民共和国的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经济上实行以国营经济为主导的包括合作社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政治上实行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包括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文化上实行发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即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方针。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条件下,无论在经济、政治、思想等领域,都既存在着包括资本主义因素在内的各种非社会主义因素,又存在着社会主义因素。诸如,在经济结构中,存在着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在政治结构中,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参加国家政权的管理;在文化领域,存在着包括资产阶级思想在内的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但是,社会主义因素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又都处于领导地位,这主要是,经济上国营经济和合作社会经济占主导地位,政治上工人阶级是领导地位,文化上无产阶级思想(共产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占指导地位。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这些社会主义因素,保证了新民主主义能够最终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因此新民主主义社会是近代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中介和桥梁。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过渡性质的社会形态,它从属于社会主义体系,是近代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中介和桥梁。 2.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毛泽东指出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就是在解决土地问题之后,国内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国外是中国同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1949—1952年,是人民大众同地主阶级、国民党残余势力和帝国主义势力的矛盾;1953—1956年,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 1.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及其内容 1952年9月,毛泽东提出从现在开始用10到15年时间,逐渐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设想。1953年12月,在毛泽东亲自修改审定的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中,形成了对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完整准确的表达:“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中国社会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 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中国社会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主要原因是: 首先,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中国独立和富强的前提条件和必然要求。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求得国家的富强,社会主义工业化是通向富强的必然之路。 其次,土地改革完成之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网站文章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本文地址:http://www.ljgqt.cn/zhengzhi/4644.html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资深老师进行交流、解答。声明:
黑龙江成考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