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成人高考】专升本复习资料语文--《香市》(重点课文)
《香市》(重点课文) 《作家作品》 茅盾为笔名;中国新文学运动的参加者和组织者。 创建文学研究会,主编《小说月报》 代表作:《子夜》,《林家铺子》,《春蚕》等等。 本文1934年收入散文集《话匣子》。 《主旨》 先要了解此文写作的时代背景:1840年鸦片战争,帝国主义用钢枪,大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把中国拖入半殖民地的深渊。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绝不是为了让中国强大起来,而是要把中国当成他们的殖民地,推销他们的剩余产品的市场。随着中国殖民地化的步步深入,中国的经济也步步走上破产。本文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写出了中国农村经济的破产。 作品通过传统香市昔盛今衰的对比描写,以小见大,反映了江南农村经济的破产,市镇的凋敝,写出了20世纪30年代初期中国农村经济的特征,并揭示出造成这种严酷事实的社会原因。 《课文串讲》 本文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1——4自然段,从开始——“所以香市也是儿童们的狂欢节”) 写作者幼时所见香市热闹景像,以及给作者留下的难忘记忆。 第二部分:(5——11自然段,“革命以后——可是他们这计划失败了。” 描写1927年大革命后,帝国主义经济侵略,军阀反动势力深入农村造成农村民俗的变化,香市由于被视为迷信而被取缔。后虽恢复,但香市不再是农民的节日,而只是小商人为振兴经济的计谋,因而香市萧条,冷清。 《学习要点与难点》 运用对比手法来表现主题思想。 这篇文章并不着意介绍故乡的习俗,而是以香市的变化,以小见大,揭示出20世纪30年代中国农村经济的破产,乡镇日益凋敝的现实。在短小的篇幅中表现如此大的主题,得益于对比手法的应用。香市昔盛今衰,包括场面,气氛等的对比,就形象地表现了主题内容。 作品描写昔日香市盛况的层次。 第一层,说明香市主要内容是“吃”“玩”; 第二层,从视觉角度,描写庙前的场面; 第三层,从多种感官出发,描写庙里的情况; 第四层,从听觉的角度,描写庙里庙外的声响。 表现重兴香市的冷落运用反衬手法。 重兴香市一方面极写武术班技艺高超,“表演卖力”,票价便宜,另方面又强调看客很少,特别是往常的香市主角——农民,差不多看不见。从过去三流的演出,吸引大量看客,到现在艺高价廉的演出却无人去看,反衬出香市的冷落。 香市主角转换的深意。 香市本是农民借佛游春的一种需要,所以,香市主要的游客是农民。重兴后的香市,农民差不多看不见了,主角换成了小商人。中国农村经济的破产,农民已经没有经济能力游玩散心了。农村经济的破产,直接影响了市镇商贸的繁荣,镇上的小商人借重兴香市的机会,企图振兴市面,结果也失望了。 《重点段落简析》 第五自然段“革命以后,据说为的要破除迷信,——社庙的左偏殿上又有什么蚕种改良所的招牌。” 第一句,表明香市重兴的背景,并说明大革命以后的时代环境,社会文化对香市的影响; 第二句,以公安分局象征国民党反动统治已占据农村; 第三句,蚕种改良所更有深意。30年代,洋货充斥市场,严重地冲击中国农村的自然经济,农民不得不废弃“土种”,购买“洋种蚕”。意味着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步步深入,揭示农村破产的重要原因。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网站文章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本文地址:http://www.ljgqt.cn/yuwen57/4382.html